关于花椒,遇到以下情况该怎么办
雨过天晴,花椒转色还能追肥吗? 久违的旱情终于被甘霖融化,雨后的椒园散发出淡淡的青香,椒颗上的尘埃与污垢,被雨水冲洗的干干净净。回想抗旱的日子,你斗天的能力曾经被人潮笑,奋斗的过程也曾受累流汗。雨过天晴椒转色,回头看,你会发现新的成就感跃然而生。每一次的付出与艰难,都在悄悄为你的收获铺路。 这场雨下了三天两夜,下的及时,下的很接地气。目前正值花椒转色期,对花椒着色和果肉膨大极为给力。成熟前45天是花椒的第二个膨大期,同时也是花椒转色上色成熟期,本期合理的肥水供应既可有效增加果肉厚度,又能促进果实早上色和色鲜红。因为水就是最好的膨大剂,钾是最好的着色剂,6年生以上的丰产园和高产园可借墒亩冲施五合一肥王10kg+多肽酶(15-5-25)10kg或者亩撒施“金四元(20-5-20)20-30kg”,促进果实膨大着色。 打赢花椒“黄蚜”防控最后阻击战 目前渭南椒区的大红袍花椒开始进入转色期,在生产中“黄蚜来袭、叶果黄锈、油胞发黑、椒穗煤污、单粒发红、枝叶椒枯”等问题依然困扰着椒农。站好最后“一班岗”,防好病虫管好树,椒红才能夺丰收。 从现蕾到座果,黑蚜一直困扰着椒农。芒种过后酷暑来,黑蚜退去黄蚜来,主要在叶背及嫩茎、嫩梢、果实等部位刺吸危害并排泄粘液,严重可造成叶片发黄、变黑和花椒脱落。先攻嫩梢后攻椒,刺吸汁液排蜜露,雨后椒园染煤污。 据调查,“黄蚜不好治”的原因有二,一是部分椒农贪图便宜用老药,过量使用啶虫脒、丁硫克百威、敌敌畏等持效期短的常规杀蚜药,因抗性问题防治效果差。为了保证椒果质量无公害,建议使用15%木斩(阿维·螺虫乙酯)倍、33%螺虫·噻嗪酮倍,22%氟啶虫胺腈倍等低毒无公害长效药剂。二是喷药不细致,黄蚜主要在嫩梢的叶背潜伏为害,喷药的重点部位在树冠外围枝的叶背,喷药时要做到“喷头朝上先喷叶背、喷头朝下细喷椒果”,压力调大,冲洗蜜露,6年生以上的盛果园亩喷药液斤左右,这样才能确保防效。 花椒油胞发黑咋回事 昨天椒友发来图片并花椒颗粒上的油胞出现发黑现象这是怎么回事? 对图片症状分析认为,这种现象疑似花椒炭疽病,俗称黑果病。现就该病为害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简述如下,供参考。 一、病害症状 该病主要为害果实,发病初期果实表面呈不规则的褐色小斑点,后期病斑变成深褐色或黑色,圆形或近圆形,中央下陷。天气干燥时,病斑中央呈灰色或灰白色,且有许多排列成轮纹状的黑色或褐色小点。如遇到高温阴雨天气,病斑上的小黑点呈现粉红色小突起。防治不及时,病原菌分生孢子堆严重时,果穗整体变黑。病害可由果实向新梢、嫩叶上扩展。 二、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果、病叶及枝条上越冬。第二年6月初在温、湿度适宜时产生孢子、借风、雨和昆虫传播,引发病害。能发生多次侵染。每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开始发病,8月为发病高峰。在椒园树势衰弱、通风、透光性差,高温、高湿条件下病害易发生流行。 三、防治方法 1、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以减少病菌来源;通过修剪椒树改善椒园通风透光条件,减轻病害发生。 2、药剂防治。硬核期至转色期结合蚜虫、锈病防治而混喷保护性和唑类杀菌剂,发病初期交替喷施25%吡唑醚菌酯倍+10%苯醚甲环唑倍,40%腈菌唑倍+70%甲基硫菌灵倍。发病严重的椒园也可喷施40%戊唑·咪鲜胺倍进行控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jiaoe.com/hjrybw/25970.html
- 上一篇文章: 老干妈海底捞的美味里有武都花椒的麻辣
- 下一篇文章: 养生保健花椒水的7大功效及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