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椒九月管理的五大误区
得了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pf.39.net/bdfyy/bdfal/190415/7057267.html 九月份的花椒管理,说起很简单,也就是保叶和促花。但是,做对很关键,一旦做错,无法挽回,明年势必减产。 为此,我们硕丰公司从8月底开始,每天派出20多人的硕丰“小黄人”,深入田间地头给椒农朋友们现场指导花椒管理技术。 在与广大椒农朋友的接触中,我们也梳理出了当前花椒管理中的五大误区: 误区一:发现病虫才开始治疗 许多病虫害发生后,损失就已经形成了。 比如,锈病发生后导致老叶大量脱落,即便把锈病治好了,已经掉落的叶子始终长不回来,必然会引发明年的大量掉果。 况且,许多病虫害预防的药品比治疗的药品价格要低不少。 所以,关于病虫害,一定是防重于治。这个观念,象花椒在每次线上线下的培训时都会再三强调的。 通过16年的研究,花椒什么时候发病,什么时候长虫,我们早已烂熟于心。在病虫防治的时间节点把控上,是没有任何技术障碍的。 提早预防,将病虫害扼杀在“摇篮”之中,这才是上上之策。 误区二:单一肥料一肥到底 花椒在不同的生长阶段,所需的营养物质是不一样的。而含不同营养元素的肥料,价格也不一样。 有些才种花椒或上了年纪的农民朋友,在花椒管理中常常单一使用某一种肥料,这是极不科学的。 比如,花椒在幼苗期所需氮肥较多,因此用天脊的高氮肥提苗速度非常快,一年内即可长到小孩手腕粗细,结3-5斤花椒完全没有压力。 而当花椒在花芽分化阶段,需要多种营养元素,这个时候用住商的缓释平衡性肥料,既能使枝条匀称不徒长,而且花芽的分化效果非常好。 误区三:收老促花下猛药 收老的目的是为了减缓尖梢生长,缩短节间距离,加速干物质积累以利于花芽分化。 其实,世上本无收老药,当时硕丰农业的向启明为解决花椒下枝后不结果的问题,研究3年之后,才形成合理的花椒收老配方。 后来,又经过他不断地优化,最终才形成现在的收老套餐。 每次的用法及用量是根据不断地实践得出来的。这样的用量,既能达到效果,又能让花椒持续健康地生长。 而使用多效唑或者单一地加大药量,容易导致花椒枝条下垂严重或者明年的花椒花簇过小、过密等问题。 因此,收老促花既不能使用多效唑,也不能盲目地加重药量,而要多种收老方式多管齐下。 误区四:疏枝下狠手 当前,雨水逐渐充足,温度适宜,花椒进入又一个快速生长时期,枝条萌发力势必增强。 就在我们硕丰“小黄人”下乡技术服务过程中,发现部分椒农朋友下手太狠,过早地开始定枝。 这种错误的做法,必然会引起更多的侧枝冒出,同时也会加重蚜虫的发生。 此时,最科学合理的做法是,部分疏掉一些主杆上的侧枝,主枝上的下垂枝、直立徒长枝或者分枝上的向内侧枝,能让树丛透光、通风即可。 这样,才能减少劳动力的投入和蚜虫的发生。 误区五:好药很贵 今年的花椒价格低已是不争的事实,明年的价格行情也不会好太多。 自然,降低成本便成了椒农朋友们的迫切需求。于是,花椒该管不管,肥该施不施,药品专挑便宜的用。 很多椒农朋友不知不觉中,就误入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鼓吹的“降低每一次单价成本”的“圈套”。 然而,事实真如此吗? 举个现阶段蚜虫治理的例子,便宜的药确实便宜,但5至7天又得打一次,一个月得打4次。好的蚜虫药确实贵,价格是便宜的两倍,但是用一次可以管1个月。 不单单说总的用药成本,光就多花的3次人工成本都不得了。 特别是一些大基地业主也是这种思维,每年的人工成本简直是个“无底洞”。 聪明人的做法是,提高花椒的产量和品质,降低每斤花椒的全年综合成本。 在这方面,我们江津先锋的椒农朋友就是属于这一类聪明人。 也正因如此,在今年江津花椒交易市场上,基本上每天卖最高价的就是我们的这样一批椒农朋友。 而且,在这样低的行情下,这些人中就出现了多根花椒卖了10多万元、根花椒(含根新栽一年的小树)就能卖24万元的例子。 因此,真正的好药,看起贵,实际上是“明贵暗便宜”。 好了,九月份的花椒管理误区,就跟大家介绍到此。如有更多的困惑或疑问,请加下面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jiaoe.com/hjrybw/27193.html
- 上一篇文章: 37折吃鱼不仅有特色青花椒鱼,眉山老
- 下一篇文章: 这次把兽医临床常见的中兽药图谱及其功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