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国医大师朱良春如何用败酱草巧治三焦郁浊
发现本草第期败酱草 反璞归真,回归自然,一起发现本草的奥秘 一起发现中医之美...... 中药败酱草为败酱科植物白花败酱、黄花败酱或其近缘植物的带根全草,此草有一股陈腐臭气,故名败酱。败酱草在《神农本草经》中即有记载,名鹿肠。《金匮要略》薏苡附子败酱散用之治肠痈,其袪腐生肌之效甚宏。国医大师朱良春生先认为其袪郁浊之效可达上、中、下三焦......编辑|微尘▲败酱科植物白花败酱败酱草性微寒,味辛苦,“此草有陈腐气,故以败酱得名。能清热泄浊,利水消肿,破瘀排脓”《《本草正义》)。败酱草以清热解毒,散瘀泄浊见长,如《金匮要略》薏苡附子败酱散治肠痈;《闽东本草》用鲜败酱草、冰糖、开水炖服,治赤白痢疾;《外台秘要》产后腹痛方中的败酱草,与川芎、当归、芍药、续断合用,治产后恶露不尽;以及民间流传用鲜败酱草捣烂,治痈疽肿毒,毒蛇咬伤等。朱老十分推崇本品,认为败酱草有祛腐生新之功,化瘀复元之效,风湿热瘀滞之病证,用之多效。验之临床,笃而可信。 败酱草性寒泄热,辛散善降。归纳朱老经验,主要用于上焦邪浊壅滞证、中焦湿热郁滞证、下焦瘀浊阻滞证,其效可达上、中、下之三焦。朱老常以之与金银花、黄芩、细辛等相伍,清热疏风,宣通肺窍,治疗鼻窦炎;与金荞麦、鱼腥草、桔梗等相配伍,清肺泄热,化瘀排脓,治疗肺部感染性疾病;用败酱草、金钱草、茵陈、虎杖等,清利湿热,疏泄肝胆,治疗病毒性肝炎、胆囊炎;用败酱草、仙鹤草、凤尾草、薤白等,清热导滞,运脾化湿,治疗慢性结肠炎;用败酱草、蒲公英、徐长卿、白及等清泄郁热,理气和胃,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又如,配伍红藤、赤芍药、莪术,清热散瘀,消肿化积,治疗慢性盆腔炎、附件炎;配伍土茯苓、虎杖、野菊花等清热利湿,泄浊化瘀,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尿道感染等病证;败酱草配伍蚤休、生薏苡仁、漏芦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治疗化脓性关节炎等湿热痹证病。其应用范围之广,涉及病种之多,常常应手获效。 对于治疗这类病证,朱老曾以瘀热之证,唯求一通来概括。湿热瘀阻,导致脏腑功能紊乱,气血阴阳失衡,而诸症蜂起。败酱草一药多效,寓清寓散,清则热挫,散则瘀消,恙疾渐愈。究其药理,败酱草有抗病毒、抑菌、抗肿瘤、利胆、利尿、促进肝细胞再生等作用,故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多种炎性疾病。 ▲败酱科植物黄花败酱 万某,女,46岁,农民,年5月14日初诊。患慢性结肠炎3年余,多种方法治疗,收效甚微,经常腹泻,大便稀烂,夹有黏液,腹胀,肠鸣,攻筑疼痛,饮食一般。舌红苔薄腻,脉细弦。湿热郁滞,脾虚失运,拟方清利湿热,运脾导滞为治。 败酱草30g,仙鹤草30g,炒白术15g,茯苓15g,凤尾草15g,木香10g,生山药12g,乌梅肉6g,山楂甘草6g。每日1剂。 治疗1个月后,症状基本消失,继续巩固治疗,随访一年,病情稳定。 |温馨提示中医用药需辨证,本文仅供参考交流之用,具体用药请咨询当地专业中医师。 版权说明:本文选自《朱良春用药经验集》一书,原文名《败酱巧治三焦》。图片来自网络,图片及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编辑排版:,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转发分享!以上文字若有不当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扫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jiaoe.com/hjyfyl/26041.html
- 上一篇文章: 十九种癌症治疗秘方验方大汇集珍藏版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