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因为扶贫,首都司法行政系统与门头沟区雁翅镇芹峪村紧紧联系在一起,他们的故事要从花椒树说起……

  

      

        

    

      

        

  

三年前,这里山坡荒芜、土地贫瘠,满是蒿草和荆条。如今,村子东、西、北三面的山坡上,花椒树成林,果实满枝,种植产业初具规模。

这一切的改变,离不开他——北京市司法局派驻门头沟区雁翅镇芹峪村第一书记刘民田。

缘起

年11月,刘民田主动请缨,来到芹峪村担任第一书记。

困境

芹峪村四周高山环绕,一条丰沙线铁路从村中穿过,仅有的亩耕地,都是山坡梯田,且地薄、缺水。村里有余户,但常住人口不足人,大多是留守老人。55岁的刘民田,成了村里的“年轻人”。

从小生长在农村的刘民田,原以为山高地薄是他遇到的最大困难了,没想到没有水源才是最难解决的。就是因为缺水,村民才慢慢放弃了耕地,甚至连养殖业都难以为继,村民几乎没有收入来源……

面对难题,重燃希望是最好的办法。

寻找

刘民田住进村委会,串门、下地,与村民聊家常,帮着干农活,甚至与村里的小狗都混了个“脸儿熟”。

刘民田在走访中发现,乡亲们房前屋后种有花椒树,树干有碗口粗,而且全都结了果。他琢磨着,花椒也许就是他一直寻找的希望。

种植花椒是否可行,村民的意见同样重要。村委会立即召开支部会,刘民田与村民共同商讨种植花椒树的可行性。党员、群众纷纷对第一书记的建议表示支持,大家的信任,让刘民田干劲十足。跑图书馆、上网查资料,仅用两个月,他就成了“花椒通”。

行动

年大年初八,年味儿还未散去,刘民田和村两委一行四人来到与芹峪村同纬度的山东泰安实地查看花椒树苗,学习花椒树的种植和管理方法。经过反复论证,大家一致认为村里适合种植花椒树。

缺水仍是大问题,没有水,那就引水上山。北京市司法局党委得知这一难题后,主动拨付帮扶资金,为村里购买了0余米水管,3台水泵,水的问题解决了。

水管修好了,树苗也来了,村子里再次热闹起来。父老乡亲,一起育苗、种树、施肥、割草、浇水、打药……

第一批50亩花椒苗,分布在芹峪村周围多个山坳里。每天,刘民田都要翻过一座座山脊,走近一个小时的山路,查看花椒苗长势。

收获

年春天,第一批存活下来的花椒树开花了。

这年秋天,村里收获了第一批花椒。红彤彤的花椒,在风中随风摇曳,在刘民田眼中,它就像红宝石一样珍贵。

在刘民田的办公室里,珍藏着一盒年自产的“大红袍”花椒。时隔一年再打开,花椒依旧香味扑鼻,芳香四溢。他说:“这证明品质好。”

脱贫

疫情防控期间,刘民田也没闲着。他不但为村里的花椒产业申请了“雁芹”商标,还为今年即将收获的花椒联系了厂家,找好销路。

花椒产业促进了芹峪村村民增收。目前,全村6户11人有了固定收入,摘掉了低收入的帽子。三年多时间,在驻村第一书记刘民田的带领下,门头沟区雁翅镇芹峪村从无村办企业的低收入村,蹚出一条以花椒种植产业为支撑的致富新路。

文章来源丨京司观澜

编辑丨郭奥

司法部出品

欢迎投稿到邮箱sfblwtg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jiaoe.com/hjyfyl/26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