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的果皮富含川椒素等物质,具有浓郁的香味,不但是人们喜爱的调味品,也是传统中草药,别名川椒、红椒、蜀椒,诗经称其为“大椒”。神农本草经载文“秦椒为下品,蜀椒为中品,味辛、温,主治邪气咳逆,温中,逐骨节皮肤死肌,寒湿痹痛,下气,久服之头不白。”

因为有特殊的温热麻辣感,花椒既可以内服、又可以外用。花椒药性辛温,归脾、胃、肾经,善温中止痛,主治脾胃受寒、脘腹冷痛、不思饮食、呕吐泄泻等病证。本草纲目载其可“散寒除湿,解郁结,消宿食,通三焦,温脾胃,补右肾命门,杀蛔虫,止泄泻”,并称其为纯阳之物,可入肺散寒,治咳嗽;入脾除湿,治风寒湿痹,水肿泻痢;入右肾补火,治阳衰溲数,足弱、久痢等。常与干姜、砂仁、豆蔻、苍术等配伍,水煎或研末冲服,或用红糖适量调服。现代研究显示,花椒具有镇痛、镇静等药理作用,可温肾助阳。配伍肉桂、小茴香、干姜、丁香等,可治疗肾阳不足、腰膝冷痛、四肢不温。又因其辛散温燥,可杀虫止痒。配伍乌梅、使君子、百部等,可用于治疗肠道寄生虫病,尤其虫积引起的腹痛效果很好。因花椒气味辛窜,内服容易耗气、动胎,所以,气虚者及孕妇应谨慎使用。

花椒外用在临床上非常广泛,尤其是用于多种疼痛。

例如将花椒炒热后装入布袋中,敷在肚脐上,其散寒止痛效果非常好,常用于寒食积滞、宫寒痛经等。将花椒与粗盐炒热温敷局部,可用于风寒湿痹性关节炎,帮助通经止痛、散寒除湿。将花椒配伍藿香、紫苏叶等芳香燥湿之品制作成香囊佩戴可以预防流感,还可用于驱虫。

此外,花椒还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尤其对皮肤表面的细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用花椒煎水外洗局部,可治疗外阴瘙痒、湿疹皮炎、脚汗脚癣、冻疮等。可以单用,也可以配伍艾叶、苦参、白鲜皮等。

值班编辑

毛凯亮

值班主任

张海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jiaoe.com/hjpzff/25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