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小贴士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年6月线下培训班已经开始报名了,将于年6月23日-25日举办,详细信息请查看平台功能栏或直接点击文章最下方阅读原文。

⊙作者:仝小林

⊙编辑:一墨

黄连治疗糖尿病由来已久,《名医别录》首先记载有黄连“止消渴”。《本草经集注》中提到:“俗方多用黄连治痢及渴”;宋代《太平圣惠方》治消渴病的首方剂常用的10味药中,黄连居于前三味;《普济方》第卷消渴门中收载复方约64个,其中含有黄连的处方为13个,可见黄连在古代消渴病治疗中应用广泛。

笔者将以黄连为主药的系列经方运用于糖尿病发展的各个阶段,取得较好疗效,现将临证体会简介如下,愿对同道有所裨益。

1常用黄连系列简介

《伤寒论杂病论》含有黄连的方剂共14个,其中常用于糖尿病临床治疗的为:葛根黄芩黄连汤、小陷胸汤、半夏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黄连汤、黄连阿胶汤、乌梅丸、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1.1大黄黄连泻心汤

大黄通腑泻浊,能清胃肠之实热,导中满。黄连清热燥湿,清胃肠实热、燥肠胃之湿。黄连单用易使燥屎内结,配伍大黄通腑则防此弊端,又能增强清热之功。二者相辅相承,釜底抽薪以清胃肠之实热。

1.2葛根芩连汤

葛根,其味辛性凉,既可解肌热,又可清肠热,还可升胃肠津液,《名医别录》言葛根能“疗消渴”,现代研究证实,葛根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黄芩,其性清肃,所以除邪;味苦所以燥湿;阴寒所以胜热,故主诸热”(《本草经疏》),与黄连配伍增强其清热燥湿之功。黄连、黄芩与甘润之葛根、甘草配伍,能“收苦燥之益而无苦燥之弊也”(《本草思辨录》)。

1.3小陷胸汤

小陷胸汤为清热涤痰之首选方。半夏为化痰之要药,“消心腹胸膈痰热结满”(《名医别录》)。瓜蒌实甘寒滑润,善涤痰结,“又能洗涤胸膈中垢腻郁热”(《伤寒证治准绳》),为涤痰消浊之佳品,利大肠,又能疏肝泄热、润肠通便;既助黄连清热泻火,又助半夏化痰开结,兼润便导下。《医宗金鉴》载:“黄连涤热,半夏导饮,瓜蒌润而下行,合之以涤胸膈痰热,开胸膈气结。”小陷胸汤,清热涤痰以消膏浊,辛苦行气以除中州之满。

1.4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人参健脾益气,干姜温中行气,二药配伍作用于脾以温中健脾;黄芩、黄连清热燥湿,作用于胃以清胃热。两组药物寒温并用、补泻兼施。

1.5半夏泻心汤

苦寒之黄芩、黄连与辛温之半夏、干姜配伍,辛苦相配,寒温并用,为辛开苦降法的典范,“苦寒能清热除湿”,“辛通能开气泄浊”,“辛以开之,苦以降之”;“以苦降其逆,辛通其痹”(《临证指南医案》),又合人参、甘草、大枣健脾益气。

1.6乌梅丸

乌梅酸温,敛肝木而助厥阴之气生,生津养阴以止消渴;黄连、黄柏清热燥湿,黄柏尤长于清利脾肾之湿热。又乌梅配黄连、黄柏,苦酸以制甜。当归补血而柔肝,活血通络以养肢末,人参、细辛、花椒、桂枝、干姜、附子温中散寒,又温通经络之力尤甚,为治疗下寒证而设。全方寒热并用,攻补兼施;又辛甘合用可化阳,酸甘相合可坚阴。如此,阴阳得以调和,寒热更可平定。

2黄连系列经方在糖尿病郁热虚损四阶段应用要点

《素问·奇病论》曰:“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笔者认为,肥胖2型糖尿病以中满内热为核心病机,病起食郁,因郁而热,热耗而虚,最终由虚至损,形成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郁热虚损4个阶段。具体过程为:过食肥甘,脾胃功能受损,食滞中焦而成中满;脾土壅滞,日久化热,波及脏腑,或与痰湿胶合,表现为胃热、肠热、胆热、肝热、痰热、湿热等;病情迁延,热耗气伤阴,发展到虚的阶段,此过程多见虚实夹杂,表现为脾虚胃热、脾虚胃滞、上热下寒等;热、虚阶段进一步发展,损伤络脉,出现糖尿病的并发症,则发展至损的阶段。根据各阶段病机特点及证候表现,辨证选用经方,常常用治糖尿病热、虚的阶段。

2.1热的阶段

热的阶段主要表现为胃肠实热证、肠道湿热证、痰热蕴结证。大黄黄连泻心汤清泻胃肠热结,故用治胃肠实热证,辨证要点为口干口臭、大便秘结。葛根芩连汤清肠热、利肠湿,故用治肠道湿热证,辨证要点为大便黏滞不爽、舌苔黄腻。小陷胸汤清化痰热,故用治痰热蕴结证,辨证要点为胸脘痞闷、舌苔厚腻。

2.2虚的阶段

虚的阶段主要表现为脾虚胃滞证、脾虚胃热证、上热下寒证等。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健脾气,消中满,故用治脾虚胃滞证,辨证要点为胃胀不适,或呃逆。若腹泻症状明显者,则用生姜泻心汤。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补脾气清胃热,寒温并用,故用治脾虚胃热证,辨证要点为乏力,口干。一般多用党参,热象重者用西洋参,虚甚者用红参。乌梅丸清上温下,故用治上热下寒证,辨证要点为口干苦,腰以下怕凉。

3临证应用体会

3.1消渴阶段不避黄连

肥胖2型糖尿病的发展过程正如《黄帝内经》所述,起于肥胖,经历脾瘅,终至消渴。故消渴阶段往往疾病进入中后期,多见虚实夹杂、寒热错杂证,甚者病性由热转寒。此阶段治疗本应以补益为主,但若血糖偏高,仍可于温补之中加一味黄连,只取其降糖之用,而弃其苦寒之性。

3.2黄连致泻与止泻问题

黄连苦寒,苦寒者伤中,故黄连可致脾胃虚寒,出现腹泻等症状,而配以生姜或干姜则可佐制黄连之苦寒,避免苦寒伤胃。同时黄连燥湿,可厚肠止痢,故大量应用亦可致便秘、腹胀,而若以通下之大黄配伍,则可避免黄连厚肠之弊。

3.3常用黄连药对

黄连与不同药物配伍后可用于糖尿病郁热虚损各个阶段。如黄连配伍黄芩,清胃肠火热,常用于热的阶段;黄连配伍知母或天花粉,清热兼顾滋阴生津,用于邪热伤阴;黄连配伍蚕沙,清热化浊,用于湿浊痰热胶结者;黄连配伍乌梅,清泄火热兼敛阴生津,防火毒伤阴;黄连配伍肉桂,清上热而温下寒,用于寒热错杂者。

3.4黄连用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黄连临床剂量为2~5g,此剂量范围用于调理尚可,然若用于降糖,不免杯水车薪。笔者经过长期实践,摸索出黄连降糖的剂量应在15g以上。一般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6.5%~7%时,黄连用15g左右;HbA1c在7%~10%时,黄连用30g左右;HbA1c>10%时,黄连用45g以上。我们曾治1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22mmol/L,餐后血糖34.99mmol/L,在未应用降糖西药的情况下,应用90g黄连治疗2周后,空腹血糖降至7mmol/L左右,餐后血糖降至9~12mmol/L。在应用大剂量黄连时,一般治疗周期为1~3个月,同时以生姜15~30g或干姜6~9g佐制黄连之苦寒,而血糖控制达标后,即将黄连减量,并改汤剂为丸、散剂,黄连每日用量仅1~3g。

4小结

黄连在糖尿病(古之消渴)中的运用由来已久,以清热燥湿见长,针对糖尿病的中满内热核心病机及郁热虚损各阶段病理特点,通过配伍,选用大黄黄连泻心汤、葛根芩连汤、小陷胸汤运用于糖尿病的初期热的阶段;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半夏泻心汤、乌梅丸运用于糖尿病的中期虚实夹杂阶段。黄连用治降糖,剂量宜大;用治调理,小量足矣;大剂量降糖,应用汤剂短期治疗;小剂量维持,以丸、散长期调理。黄连虽苦寒,然经配伍,可制其苦寒之性而无虑其伤中之弊,作为糖尿病治疗之要药。

参考文献:略。

[本文来源:《中医杂志》年2月第54卷第3期,原文题目:《黄连为主药系列经方在糖尿病辨治中的运用》。由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编校发表,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北京哪家医院治白癜风疗效好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公益抗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jiaoe.com/hjsltx/5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