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本土 所以亲近

时下,行走在涪陵区南沱镇龙驹村山坡间,青绿色的花椒果子缀满枝头,阵阵椒香随风扑来,花椒地里、房前屋后到处是村民采收花椒的身影,他们三五成群,或提篮或背篓,正采收着花椒,欢声笑语中满怀窃喜,满载丰收。

专家上门指导种植技术有保障

“今年这花椒结得不错哦,但采收前一定要进行梳枝短稍,采收完后要及时给花椒树补施‘月母肥’,来年才会有今年这样的好收成。”6月4日,在龙驹村7组建卡脱贫户陈世珍家的花椒地里,村上产业技术指导员上门为其作花椒采后管护技术指导。

产业技术指导员上门作技术指导

“遇到什么种植技术问题,打一个电话他们都来了。”今年已67岁的陈世珍介绍,由于有产业指导员定期上门进行技术指导,帮她解决种植上遇到的问题,去年她家又补栽了不少花椒树,现在合计有10来亩。

村里建烘烤房既降成本又方便

“现在点都不担心销售的问题。”但在年前,花椒的售卖及烘烤储存对于陈世珍家来说都是不小的难题,更是全村花椒种植户的痛。

“之前由于村上没有花椒烘烤房,只能在外高价烘烤。”驻龙驹村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队长李桃介绍,鲜花椒不烘干就无法存储,只能尽快售卖。“那时,很多群众把花椒运去丰都售卖,由于量大常常被压价,1斤才卖3.6元。不仅价低,因路途较远,还增加了销售成本。”

“村上能建个花椒烘烤房多好啊。”“栽这么多花椒也卖不了几个钱。”……面对村民的期盼和对产业发展的疑虑,扶贫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能让老百姓对好不容易发展起来的产业失去信心,更不能失去他们的信任。”

龙驹村的花椒烘烤房

后在扶贫驻村工作队努力下,于年争取到了50余万元的浙江对口支援资金。资金有了,但又面临烘烤房选址及土地问题。“我们和村支两委干部开会研究这个事情时,8组组长胡仕林主动提出免费出让自家承包地用于烘烤房的修建。”李桃介绍,后来胡仕林还无偿提供了烘烤房因需扩建的土地。

就这样,花椒烘烤房的建设还算顺风顺水,于年6月建成投用。为了包括贫困户在内的花椒种植户得实惠,烘烤房对外招商,承租方收购花椒的价格不得低于3.8元/斤。

烘烤房被损坏他们连夜抢修好

烘烤房启用后,龙驹片区花椒价格开始上涨,最终花椒收购价达到4.0-4.2元/斤。不仅没了到区外售卖的运输成本,价格也更高了,种植户对花椒产业发展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极大调动。

随着烘烤房的运行,新的问题也出现了。年6月23日晚,有承租商户为提高烘烤效率,一次性放进近斤鲜花椒,但烘烤房灶台的最大承重量为斤,从而导致灶台上一根钢筋断裂。

“当时还有上万斤鲜花椒等着烘烤,如果不及时进行维修,第二天就无法继续收购花椒。”李桃回忆道,当时已是晚上10点,技术人员不能前来维修,了解情况后,驻村工作队队员及村上干部一边寻找钢筋一边联系懂电焊的村民,最终于第二天凌晨将烘烤房修好。

花椒味是麻的种植户心里却甜

对于陈世珍等贫困户家庭来说,另一件喜事还在等着他们。年,龙驹村成立花椒种植股份合作社,吸纳村上35户贫困户为合作社成员,按“保底分红+二次盈利分红”模式运行。同时,合作社成员提供的花椒按市场价格收购外,还能享受政策红利、产业技术指导。为了扩大烘烤房产能,合作社还出资新添置了一套烘烤设备。

陈世珍和老伴在采收花椒

按照陈世珍的话说,花椒的味道虽然是麻的,可她全家的心里却是甜的,年,她家花椒销售收入4万余元。“现在每年收入都还稳定,加上家里喂的猪和栽种的粮食,生活不愁,我们对脱贫奔小康充满了信心。”陈世珍说,她读大学的孙女前几天打电话回来说,她准备在学校申请入党。“她说,她想成为扶贫干部那样的人……”

走到龙驹村高处极目远眺,一幢幢楼房镶嵌在青山绿水间,水泥路如白缎带般穿行在田野上,成片的花椒、柑橘、李子的树枝随风招展,仿佛在诉说着这个曾经的市级贫困村已实现整村脱贫,即将踏上乡村振兴的征程。

文图|廖存强             编辑|汪媛颖

责编|张文耀             终审|陈 江

往期回顾:

涪陵秋期招生工作启动,请留意这些新变化→

转发祝贺!涪陵三项目单位入选首批市级非遗传习所名单

涪陵这个痴情小伙的网恋女友,真面目是......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jiaoe.com/hjxgpw/25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