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调来电,诚邀您为家乡点赞

在白市驿镇大河村9组,一走上硬化不久的崭新水泥道路,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是层层叠叠的花椒树,村民们拿着剪刀给花椒树修枝剪丫,干得热火朝天……

▲椒农正在给花椒修枝、除草。王茂松摄

年2月,位于大河村的重庆千颗花椒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负责人张小芳和丈夫王万华从50多户村民流转了多亩土地,种植了约1.6万棵花椒树。去年5月,花椒第一次挂果,产量有2万多斤。出租土地并参与种植的村民去年年均收入达到了余元。大河村村民们在种养殖大户带动下,收土地流转租金,在基地打工挣钱,实现了就业增收。

先进技术实现“今栽明摘”

50岁的张小芳是大河村本地人。她告诉记者,之前,她一直在外打零工,丈夫王万华在大河村便民服务中心工作。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张小芳听说花椒产量供不应求。

这些年,大河村走乡村旅游发展之路,村里发展起了梅兴平葡萄种植基地、大河生态农场桃子种植基地、巴驿轩生态农场等,这给她和丈夫一个思路:“别人做种植能做得起来,我也可以。不过,我不和他们做同质竞争,水果都有销路的烦恼,但花椒容易保存,而且不愁卖。”

在白市驿镇和大河村的支持下,张小芳夫妇向村民承包了多亩土地,并成立了专业合作社。

长期管理才是产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为了获得花椒种植技术,52岁的王万华四处奔波学技,先后到江津等地学习九叶青花椒的种植技术,购买了花椒种植技术方面的书籍,天天沉在花椒地里,进行学习和总结。

那段时间,学习如饥似渴的夫妻俩,不是外出求教,就是在自家花椒地里把弄,花椒树成了他们最好的朋友。

“一般的花椒,要三年才结果,但是通过科学管理和种植,九叶青这个品种可以实现‘今栽明摘’,意思是头年栽树,第二年就能结果。我们年2月栽种花椒树,第二年5月份就结果了,一共卖了10多万元。”王万华说。

村民在自家门口打工挣钱

61岁的村民黄登碧将自家的两亩多地流转出租给了合作社。“租金每亩元,以前种的谷子和玉米,基本上只够一家人自己吃,带不来其他收入。现在租地有收入,在花椒基地工作每天工资70到90元,收入比以前高了不少。”

“以前我在工地打工,干活比较辛苦,慢慢年纪大了没人雇佣,回到家发现也能找到工作,而且种植花椒比在工地干活轻松一些。”67岁的余光富说,他仔细算了一下,去年他仅是在花椒基地打工的收入就有元左右。

村民霍大刚全家人加起来的土地有近7亩,因为常年在外打工,这些土地之前已经荒废了很多年,长满了杂草。“种植基地将这些荒废的土地利用起来,不但不操心,还给我们带来了1万多元的土地流转租金收入,真的很不错。”霍大刚说。

王万华说,合作社平常至少要雇佣10多位村民干活,多的时候有40多人在基地工作,因为离家近收入可观,村民们都抢着干。

花椒产业多元化发展

“现在花椒已经陆续开花,4月中旬开始挂果,5月份就能采摘。”望着长势正好的花椒树,张小芳满脸笑容,年第一次挂果,每棵花椒树产量大约3到4斤,今年,花椒树长大了一些,每棵树至少能达到七八斤,等到花椒树完全成熟,每棵树的产量能达到20斤,多的能上50斤。

“我们一般走的是批发。现在鲜花椒批发价5元多,干花椒40到50元每斤,按照这种市场价格,这多亩花椒,今年产量能达到七八万斤,销售额突破40万元没有什么问题,年销售额能达到六七十万元。”张小芳说,目前市场已经联系好,走陶家、江津批发市场,销路不愁。接下来她还有另外的打算:开设加工基地,加工一些花椒油等花椒产品,并尝试林下养殖,进行多元化经营。

“到时候我会喊更多的村民来帮我。国家给我们农民这么好的政策,给了我极大的信心,我必须把这个花椒基地搞好,带动乡亲们增收致富。”张小芳满怀信心地说。

更多新闻

安排!春季来含谷寨山坪赏花人少花美

特大好消息!九医院,就在华岩

10个小区上榜全市首批“智能物业示范小区”,看看有没有你家?

记者:冉冉

小编:小小岛

初审:刘佳

终审:钟光林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赞赏

长按







































中科白癜风四大惠民活动
北京中科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jiaoe.com/hjyfyl/4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