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方养生指南#

导语:生活水平提高之后,饮食变得丰富多样,以前吃肉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而现在大鱼大肉已经成为家常便饭,虽然满足了口腹之欲,但是很多疾病也随之而来,痛风便是很常见的一种。

提到痛风,可能有些人并不陌生,它是高尿酸血症的俗称,也就是血液中的尿酸含量过高,从而引起的一系列相关症状。

尿酸是嘌呤的代谢产物,想要预防痛风,首先要控制好体内的嘌呤含量,所以痛风患者应当及时调整饮食结构,避免摄入高嘌呤食物,有人认为肉类食物中的嘌呤含量比较高,所以患有痛风之后,一点肉都不敢吃,那么这种做法是否正确呢?

确诊痛风,就不能吃肉了吗?

现在痛风患者在不断增加,而良好的饮食对患者是很有帮助的,痛风病人最忌大吃大喝,很多病人因为饮食不当而病情加重。

所以很多患上痛风的病人平时都不敢吃肉,因为听说肉类食物中含有的嘌呤很高,生怕吃了会加重病情,不过长时间不吃肉,不仅会馋得不行,身体也会吃不消。

其实完全没必要这样,痛风患者一般可以少量吃肉,吃肉时要以瘦肉和含嘌呤较低,肉质为主,长时间缺乏肉质摄入,有可能会导致体内蛋白质和多种微量元素缺乏,容易引起抵抗力下降和身体营养不良。

这3类肉其实不怕多吃,不易升嘌呤

1.白肉

有研究表明:红肉与尿酸有很大关系,像猪肉,羊肉,牛肉等红色的肉类,如果摄入过多,容易导致尿酸过高,从而诱发痛风或者使病情加重。

所以建议痛风患者,可以适当摄入一些白色的肉类,比如鱼肉,鸡肉等,这样既可以补充营养,又不会影响病情。

2.瘦肉

肥肉里面含有大量的脂肪,多数是饱和脂肪酸,痛风患者如果吃得太多,会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升高,增加痛风患者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

此外,肥肉中的嘌呤含量也很高,摄入人体会使体内的尿酸升高,从而加重痛风症状,不过瘦肉里面的嘌呤和脂肪含量比较低,对于痛风患者而言,平时可以适当吃一些,但是一定要严格控制好摄入量,每天不能超过50克。

3.新鲜没加工的肉

痛风患者在进食肉类时,一定要挑选新鲜没经过加工的肉,这样才更有利于病情的控制,如果总是进食加工腌制过的肉类食物,不仅营养得不到补充,还会加重病情。

因为肉类在加工过程中会放入大量的盐和添加剂,吃得过多会使肾脏的负担越来越重,肾功能受到损伤,嘌呤的代谢便会受影响,如此一来,便会使体内的尿酸越积越多,从而加剧痛风症状。

痛风究竟该怎么吃肉?需要注意什么?

掌握正确的烹调方式

由于食物中的嘌呤易溶于水,因此把肉切好之后再焯水,能去除大部分嘌呤,然后再烹饪,另外,水煮肉中的嘌呤主要集中在汤水中,因此只吃肉,不能喝汤。

此外,烤肉、油炸和油煎等都是错误的烹调方法,尽量选择蒸煮或炖等少油的方式来烹调。

做好荤素搭配

痛风患者不能通过饥饿或过度节食的方式减少嘌呤摄入,保证营养均衡的前提下应合理补充维生素、脂肪以及蛋白质,适当的摄入蔬果和肉类以及蛋类,做好荤素搭配,搭配比例是3:7,能最大程度减少嘌呤摄入。

烹调肉类时选择植物油

菜籽油、花生油和大豆油等都是常见的植物油,其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以及油酸等,能保护心血管健康,辅助降低尿酸,同时也能维持内分泌功能稳定,不过痛风患者每天植物油摄入量不能超过30克。

烹调肉类时少放调料

烹调肉类时应少放调料如生姜、花椒、胡椒和咖喱等,不然会刺激和兴奋自主神经,造成痛风急性发作,另外,烹调肉类时应少放含钠的调料,如食盐、味精鸡精和各种酱类等。

因为钠盐可促进尿酸转化成尿酸盐,使得尿酸盐在关节部位沉积,从而导致痛风急性发作。

对于痛风病人来说,虽然需要控制饮食,但并非一点肉都不能吃,只要选择对的肉类,并采用正确的烹饪方法,是可以适当吃一些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jiaoe.com/hjrybw/32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