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甘谷金坪椒叶上的舞
皮厚、心黑、叶子麻,说的是人吗?不,是六峰镇的花椒。 说起花椒我就想起了六峰镇白家窑村党支部书记李胜有。四年前,我曾兼任过两年白家窑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参与该村精准扶贫工作。李胜有年轻干练,说话幽默风趣,有次我们无意间谈起甘谷南北山区异同,李胜有不屑一顾,极轻蔑地说:“北山有啥,为啥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没产业嘛。”对于一个生活在渭河北岸,对北山的熟悉远胜过南山的我来说,这话让我大为诧异,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听南山人如此“看不起”北山人。他似乎并不顾及我的感受,兀自继续说道:“你看这一坡连一坡的花椒树,你就知道我们村的年轻人为啥不外出打工了。”他还气鼓鼓地加了一句:“给人打工,我们要让外面的人给我们打工。” 李胜有这样说时,我只是觉着炫。“每到摘花椒的时候,外县的、城里的女人,穿着裙子,蹬着高跟鞋,打扮得花枝招展,蜂一样往我们这儿涌。摘一斤三块五,手快的一天能摘近一百斤,最慢的也摘四五十斤,人和人有仇,人和钱没仇,一天挣个两百块左右,谁不眼馋?” 我不合时宜地冒了这么一句:“人多不多?” “少的一家四五个,多的三四十个。” 三四十个,这数字让我有点惊讶,这么多人摘,收入肯定不错吧。尽管打探别人经济信息并不是一件多么君子的事,但我还是按捺不住,好奇地问了一句:“你一年能收入多少?” 李有胜平淡地说:“今年不行,也就十八九万,去年比今年好点。” “去年多少?” “二十二万元的样子。” 李有胜说得极轻松,就像说一件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事,我的心却平静不下来了。我不知道是我渭北人的自尊和虚荣受到了打击,还是这个收入让我也有点眼馋。反正,从这之后,我开始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jiaoe.com/hjxgls/31910.html
- 上一篇文章: 走进山东亿元村能人带产业兴这个村麻辣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