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凉了还是常态了90后最想做的
作者 叶春池 编辑 李春晖 随着第一批00后满了18,曾被打上无数叛逆标签的90后,已然成为职场生力军。嘴上说着秃头、佛性、丧,但真到人生选择面前,仍显示出他们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独特个性。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年应届高校毕业生最向往的新兴职业排行榜中,有54%选择了网红主播,其次是配音员、化妆师、游戏测评师。 这些职业,搁不少70后、80后身上,都觉得剑走偏锋;搁50后、60后眼中,则几近离经叛道。特别是网红主播,不是都说现在直播走下坡路了吗? 在经历过年全民直播的热潮后,年整个直播行业越加趋于理性,期间也伴随着不少唱衰的声音。但仔细观察整个行业和消费心理,就不难发现,曾经作为一种新锐娱乐方式的直播,确实失去了其被热烈讨论的新鲜感。但另一方面,直播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化的大众娱乐消费方式,就和电视、电影、游戏一样,人们关心的只是其中的具体明星、作品,而不是形式本身。 1月7日移动社交平台陌陌发布的《主播职业报告》就显示,越年轻的用户对主播的职业认可度越高,而从收入上看,主播的收入和学历、投入在工作上的时间基本成正比。比较超出硬糖君预期的是:男性主播中高收入占比略高于女性主播。 “网瘾”少年的财富人生 早年有一个挺严肃的词,叫做“网瘾”。现在很少有人说了,即便提起也是作为一种调侃。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90后们早已习惯无网不欢的生活,这也使得90后对视频有着天然的黏性和归属感。 数据显示,70%的90后,业余时间选择上网消遣,而非看电视、电影、健身、逛街、旅游、聚会。90后平均网龄7.53年,在90后的网络生活中,最重要的主线就是视频+娱乐+追星,直播、短视频已经成为他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在《主播职业报告》中(以下简称报告),陌陌通过对近万名网民及主播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发现,直播行业无论是观众还是主播都是非常年轻的群体。观看直播的用户中80后占28.29%,90后、95后共占到了60.4%,主播中90后占67.5%,15.5%为95后。 娱乐方式也改变了90后的底层观念,他们成为更加娱乐化的一代,对主播这一新兴职业普遍呈现出更加正面的评价。年纪越轻,对于主播这一职业的认可度越高,渴望成为主播或者网红的90后占到了54%。 当然,另一方面也是因为90后浸淫在消费文化中,亲眼见证中国互联网的造富浪潮,对财富的欲望更加迫切。而直播,无疑是是近两年收入最高的新兴职业之一。 年YouTube上年收入最高的主播丹·米德尔顿,其年收入高达万美元(约合1.09亿元人民币)。而陌陌直播平台上年度全国十大女播主冠军狮大大,在决赛当晚创造的收入就达到了万,相当于年德云社一整年的票房收入。 报告显示,全职主播的收入普遍高于兼职主播,约35%的全职主播月收入高于元,6.6%的全职主播月收入高于3万元。在月收入超过元的受访主播中,天津、北京、浙江籍主播占比最高。 从性别比例看,85.8%的主播为女性,男性主播占比不足15%。就全国而言,北方男孩更愿意做主播,东北三省(黑吉辽)的男性主播占比达63.3%,男性主播占比最高的五个省市分别为北京、上海、黑龙江、吉林、辽宁。 比较打破思维定式的是:直播圈并不是“颜值即正义”。主播和观众均认为“亲和力、“才艺””排在“颜值”之前。而主播的收入高低与学历高低也成正比,在月收入高于元的主播中,本科及研究上以上学历的主播占到了63%。男性主播中高收入占比略高于女性主播,16%的男性主播月收入高于元。 男主播收入强于女主播,可能与主播行业男性从业人员相对较少,竞争压力小有关。但从整体来看:才华大于颜值,学历决定收入,男性比女性“好赚”,还是由90后的娱乐消费习惯决定的。 拒绝白剽的90后 直播和短视频行业能欣欣向荣,很重要原因是有一群愿意为自己爱好买单的九千岁们。90后之所以能成为消费市场的主导力量和最有影响力的消费群体,并不只是因为年轻而已。(80后当年就没享受到这种待遇。) 90后普遍版权意识非常强,他们的消费动因,主要还是源于兴趣。只要“自己喜欢”,他们非常愿意为虚拟内容进行付费。而网络社交更是90后的刚需,不管是打游戏还是看直播,他们更乐于和网络世界的陌生人建立紧密联系。 在这方面,“从来不把自己当成一家直播公司”的陌陌,显然非常懂年轻用户的心理。从陌生人社交转型的陌陌,在直播领域一下就抓住了90后的社交属性——这些年轻人迫切在互联网中寻找归属感,希望在虚拟世界建立真实连接。 与花椒、映客等直播平台相比,陌陌最大的不同在于其社交层面的积累,以及用户通过直播进行点对点的双向交流。也就是说,陌陌让直播成为内容消费,打造了一种独特的社交方式,这也有效提升了用户的社交效率。报告显示,54%的男主播更看重通过直播结识朋友。不过女主播就相对务实,35.3%的女主播更看重通过直播获得收入。 在陌陌上,19-33岁的人群占比高达77%,年轻化的人群早已没有大龄互联网用户的内敛,他们乐于展现自己,也乐于为别人的自我展现付费。只要产品能提供有价值的内容、服务、增值项目,用户是愿意为价值付费的,但消费的前提是有足够吸引人的内容和形式。报告显示,看过直播的用户中,66.8%都有过打赏主播的行为。 但愿意花钱的用户,也是挑剔的用户。老话说得好,“褒贬是买主,喝彩是闲人”。这就要求直播平台、主播必须不断进行产品升级,直播专业化、职业化成为大势所趋。 这种产品升级在陌陌身上体现得十分明显:主播明星化、自制综艺、与专业经济机构合作、发力短视频等大动作不断。而能否从社交、直播发端,建立起真正的泛娱乐生态,还要看用户是否愿意买单。直播能否支撑起一个广泛用户的泛娱乐入口,作为领头羊的陌陌的实践,将对整个行业都有重要启示意义。 “直播一代”会长成什么样? 即便90后已将主播视为“梦想职业”,但在社会大众眼中,“网络主播”仍难免被以有色眼镜视之。 面向大众的调查数据显示,看过直播的用户,对主播的正向评价明显高于未看过直播的用户。而对于从事主播行业的年轻人,最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jiaoe.com/hjxgpw/32823.html
- 上一篇文章: 直播答题成投资新风口,但随着奖金持续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