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饕游之十二

郑州篇:最是那一碗胡辣汤

突然临时有个到郑州学习十几天的机会,脑海里突闪的郑州美食就是胡辣汤了,9年前跟着旅行团到过这个中原城市,记忆中的印象已经非常模糊,本来跟旅行团就是上车睡觉,下车尿尿,时间被控制的很紧。只有早晨自己出去觅食,在小巷边吃了一碗胡辣汤,留下很深刻印象。在福州基本没有啥地方可以喝到正宗胡辣汤,记得前几年在南平东路有个早餐店专做河南小吃,里面胡辣汤、煎包、油盒、油条等不错,基本每周末早晨都会去一次,但后面因为拆迁就再也不知所踪了,甚是遗憾!!!

出发前在网上做了些美食攻略,了解了较多没尝试过的美食,很是期待。乘机途中边上坐了一位胖女孩,登机后除了吃东西就是睡觉,边睡觉边不停吧咂着嘴,好像在睡梦中吃着啥美味,难道是那一碗胡辣汤吗?

方中山胡辣汤

方中山胡辣汤是一家清真店,在郑州相当有名,开了50多家分店,又恰逢离住的酒店最近,就先从它开始郑州的美食之旅吧!第一印象需要先冲卡消费,门面很醒目,卫生挺干净,东西挺便宜,就是这起源故事感觉有点扯。

他家的胡辣汤据说是用鲜牛羊肉和骨头熬五六个小时的高汤,汤熬好后,再放入祖传秘制调料,加入木耳、香菇,牛肉,羊肉,黄花菜、粉条,手洗面筋等等,再大锅继续熬,这样的胡辣汤出来才软糯可口,浓郁味香。加上麻椒、花椒、白胡椒的提味,造就了方中山胡辣汤的“麻辣鲜香”。点了个精品胡辣汤,整体口感偏重,连我这口味都觉的重,应该外地人不会太接受。

两掺:刚看到名字时有点好奇,一问才知道是碗里先盛半碗豆腐脑再加上半碗胡辣汤,豆腐脑的润滑和清淡结合胡辣汤的重口味中和后,咸中有淡、淡中有咸,奇妙结合。

方中山的牛肉盒非常的实在,用牛肉、粉丝加葱、胡椒等做成的肉馅先取网球大小,裹上烫面做的外皮,在平锅内摊平,半煎半炸后出来的牛肉盒外焦里嫩,切开后里头的肉馅都要撑将出来,然而牛肉粉丝馅壮而不散,吃的时候也不会轻易掉出来,外皮金黄酥脆,掺着胡椒味牛肉粉丝香气四溢,让人很有食欲。方中山的牛肉水煎包个头比别家的稍小,一元两个,但是皮薄馅大,馅跟牛肉盒的馅应该是同一种,只是因为加工方法不同,煎包吃起来要更香软,馅儿也没有牛肉盒子紧致。菜角也不错,做法和北方的韭菜盒子一样,馅是用韭菜、鸡蛋、少量粉丝等调制而成,包好后下油锅稍炸制成,但因为菜水分多的缘故,外皮还是较松软,好大一个才两元,太实惠了。

逍遥镇牛肉胡辣汤

郑州到处都是逍遥镇牛肉胡辣汤,据说胡辣汤就是逍遥镇传出来的,早上闲逛时看到这家生意不错,必须尝尝,立刻进门,看了简介后实在搞笑,和方中山有些相似,方中山是向和尚要的方子,逍遥镇是向道士要的方子,看来河南最早搞胡辣汤的都是高人。两掺、油条、韭菜饼搞起,两掺感觉比方中山好,胡辣汤部分比方中山味道会柔和很多,同时加了新鲜的金针菇,更适合像我这样的南方外地人口味;郑州的油条和其他地方不一样,单根并且小而短,中间不像别的油条那么空心酥脆,油条吃起来还不错,外酥里嫩,特别泡入胡辣汤好更棒,在河南油条是胡辣汤的顶级伴侣;韭菜饼看起来很不错,在大平锅里煎烤出来,好大一张,多少随意切,称重结算,皮薄馅多,感觉韭菜都要溢出来一样,只要了两元钱的量就感觉赚了,太超值了!

逍遥镇高老大牛排胡辣汤

高老大牛排胡辣汤算是河南胡辣汤创新者,看到牛排两个字很勾引我,想象中应该是一段段肋排在胡辣汤里煮的,端上来一看大跌眼镜,居然是类似西餐菲力牛排,一吃再大跌眼镜,居然是酱制过后的牛肉再切成片状放入胡辣汤中一起熬煮,一嚼再再大跌眼镜,居然牛肉还不柴。胡辣汤味道整体还算中规中矩,汤略显更稠浓;牛肉盒和方中山的相比各有千秋,皮比方中山的更薄,馅的牛肉更多,但皮没有方中山酥脆,馅的胡椒味会更淡一些,整体味道很好;煎包比起方中山就差远了,皮厚馅小,不值一提;菜角一般,馅都一样,皮比方中山薄脆些。

隆重推出高老大的豆沫,头一回喝豆沫,稍微了解了一下,豆沫起源于河北邯郸,是一种广泛流传于邯郸和河南北部的汉族特色小吃,把小米放入石臼中舂成粉齑,做成羹,放入青菜和捣碎的黄豆沫儿,呼之为“豆沫”。他家的豆沫真比他家胡辣汤熬得中,在高汤的基础上加了油豆腐片、胡萝卜丝、整粒黄豆、青菜、豆腐丝等再用小米浆熬煮制成,装碗后撒上芹菜末、碎花生,滴几滴香油,豆沫呈灰白色,羹状但不稠,米香、豆香,花生香以及芝麻油的香都很足,味道属清淡,很合胃口超赞!

方永结胡辣汤

进方永结主要是因为店里人流量大的原因,想过去人多必然味道好,进去品尝后有点失望。豆沫和高老大相比隔了几条街,感觉介于豆沫和胡辣汤之间,里面材料也下的很粗糙,煎包1元3个,也是一般,也是面多馅小;韭菜盒还不错,里面鸡蛋和韭菜、粉丝搭配适中,皮也不算厚,煎烤完后还挺香,就是怪撑人的。

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jiaoe.com/hjyfyl/32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