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椒铺就共同富裕路女汉子用麻味书写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bdf/yufangbaojian/changshijijin/100364.html01:22 封面新闻记者汪仁洪 三月春风染绿群山,水口村亩青花椒慢慢抽出嫩芽。花椒林间,不时闪着椒农除草、施肥的身影。劳作的人群中,廖永翠既是勤劳的劳动者,又是有责任心的管理者,还是其家庭的顶梁柱。 水口村位于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虎城镇,是省乡村振兴示范村。青花椒是该村脱贫、振兴的“助推器”。如今水口村成为前锋区花椒现代农业园区的核心区域,该村廖永翠等村民踏上青花椒铺就的共同富裕大道,正用清远飘香的麻味书写坚强人生,创造幸福生活。 夫妻相濡以沫。 遭遇苦味 廖永翠今年53岁,家在水口村五组。年之前,廖永翠一直在家种庄稼。 不是廖永翠好吃懒做不愿外出务工挣钱,而是家里情况实在“特殊”,根本无法离开水口村。 原来廖永翠结婚不久,其丈夫程世谷经常喊双脚疼痛,后难以独立行走。廖永翠带着程世谷四处寻医问药,不见好转。医院确诊:程世谷股骨头坏死。 20年前,廖永翠送程世谷到重庆治疗。花了5万元钱后,程世谷可以拄着拐杖勉强行走。程世谷双脚不能弯曲,连自己给自己洗脚都成问题,更不用说下地劳动、外出打工挣钱了。 程世谷在家淘菜。 心地善良的廖永翠并没有抛弃程世谷一走了之。她留在家里一边种庄稼,一边照顾丈夫、赡养婆婆、抚养自己的两个女儿,成为家庭的顶梁柱。 贫穷中也有温馨。程世谷没法自己洗脚,廖永翠就帮他洗;程世谷在家拄着拐杖煮饭、烧水,下地干活的廖永翠回到家里,有热饭吃、有热水喝……夫妻相濡以沫,当地政府和村组给予帮助,给他们办理低保、残疾补助等。一家人的日子虽然清苦但很平静。 光阴荏苒。年,廖永翠的小女儿考上江西某大学。年,廖永翠的婆婆病逝。廖永翠和程世谷有些着急:“我们家何时才能摆脱贫穷?女儿读大学的钱到哪儿去挣?” 水口村青花椒基地。 引来麻味 年以前,留守在水口村的村民,大多是像廖永翠和她丈夫这类人。他们或者是老弱病残,或者是照顾老弱病残的村民。 其实,脱贫攻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国家和各级政府一直在努力。年前,水口村是一个没有特色产业的空心村,身体好一点的村民几乎都外出打工讨生活,部分土地也撂荒了。 水口村成为景区。 水口村党总支书记欧长春对家底很清楚,心里很着急。“水口村一定要发展一个特色产业。只有这样,水口村才能留住村民,才能让村民摆脱贫困,才能让廖永翠他们看到希望。” 前锋区、虎城镇、水口村干部经过多方考察、洽谈,年,水口村引进一个业主到村里流转土地种青花椒。在村党组织宣传引领下,全村户村民中有户集体流转土地共计亩,成片的青花椒几乎覆盖该村的9个村民小组。 水口村青花椒基地。摄影兰林前 花椒基地建设如火如荼。“送走”婆婆后,年廖永翠到花椒基地务工挣钱。打窝、栽苗、除草、施肥、修枝、采摘……花椒种植需要大量村民,而流转土地后的村民正好有事儿干了。“长期在花椒基地务工的村民,有人左右。廖永翠就是其中之一。”欧长春说。 年,水口村青花椒初挂果。年、年,迎来丰产期。 青花椒加工中心。 带来甜味 水口村青花椒一马当先,虎城镇紫龙、新风、白佛和观塘镇八里、新立5个村(社区)奋起直追。目前,前锋区建成标准化种植基地余亩,建有花椒带枝烘干生产线、杀青生产线,配套建有广安青花椒展览馆、青花椒主题公园、美丽乡村健康跑道和花椒网红打卡点等,成为市民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的理想地。前锋区花椒现代农业园区成功创建为年度四川省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 广安青花椒博览园。摄影兰林前 廖永翠在花椒基地除草、施肥、修枝,每天可以挣40元-60元的工资。采摘花椒时按计件工资计算,采摘1斤鲜椒可获工钱元。在花椒带枝烘干生产线,每小时可挣20元。由于廖永翠踏实肯干,还被提拔为花椒基地的“管理人员”。 廖永翠算了一个账:除在花椒基地有务工收入外,还有土地流转金、丈夫残疾补助金、护理费、低保金,家里再种点小菜、散养家禽,生活不富裕,但衣食无忧。“在村里务工挣钱,照顾了丈夫,供女儿大学读毕业了,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年,前锋区花椒现代农业园区总产值1.85亿元,通过土地流转、就地务工等方式,带动园区内户农户增收。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jiaoe.com/hjxgls/31645.html
- 上一篇文章: 青辣椒最好吃的做法,塞进坛子里,不放一滴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